Contact us

Shenzhen Yucai print & package Co., Ltd

Add:3 / F, No.4, Xinfa factory, Gush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Tel:0755-82592403

Mob:13006636855(Mr Li)

Email:435234087@qq.com

Home  »  News

News

包装印刷色相不一致?四步法来管控!

Time:2020/5/13    

保持色相一致性是包装印刷的基本要求。为此,包装印刷企业采用了不同的管控方法。然而,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眼感官比对+色差值判定+光谱反射率判定”的综合判定模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即要求印样与标准样“面色”一致,且“同色同谱”。下面,笔者以烟包印刷为例,为大家分享色相管控的具体措施。

  什么是“同色同谱”?

  光谱反射率曲线是指被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之比,即光反射比与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是材料自身的一种固有特性,可称之为材料的“指纹”,其曲线的光谱数据可视为该材料的“DNA”。

  如果两个颜色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且具有完全相同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则称这两个颜色为同色同谱色,同色同谱色在不同的照明光源、不同的视场条件下,色相保持一致;若两个颜色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但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率,则称这两个颜色为同色异谱色,同色异谱色在特定的不同的照明光源、不同的视场条件下可能会呈现不同的色相。

  在实际生产中,绝对的同色同谱色是不存在的。要求印样的光谱反射率曲线与标准样相吻合,且色差值ΔE*ab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即可。

  印刷色相管控存在的普遍问题

  1.标准样存在色差

  客户签样与样张比对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另外所签发标准样存在色差。

  2.检测设备存在台间差

  客户与印刷企业所使用的色相检测设备,如美国爱色丽(X-Rite)Ci7x00/Ci6x/SP6x、德国德塔(Data Color)DCx00以及日本美能达(MINOLTA)CM-2x00/CM-3x00等品牌、型号较多,还有少部分印刷企业使用国产检测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台间差问题,且标准建立与测色方式有所不同。

  3.印刷过程色相变化因素较多

  批量生产前调色过程、印刷过程油墨黏度变化、纸张(特殊纸张)色差、油墨批次间色差、印版印次差异(网穴深浅)等因素均会造成印刷过程的色相变化,甚至色差值超标。

  4.常规抽样检测存在局限性

  印刷过程抽样检测数量有限,只代表检验个体,无法真实反映批次产品印刷色相。另外,抽检过程质量信息反馈不及时,往往在抽检不合格时已产生部分不合格品,只能通过挑选进行清理,“死后验尸”。

  5.无光谱反射率控制标准

  传统检测设备根据印刷企业设定的色相标准,可对色差值ΔE*ab进行判定,并在检测软件中可显示、导出光谱反射率曲线与数据,但无判定标准与依据。

  印刷色相“同色同谱”管控措施

  1.建流程

      根据印刷企业目标客户质控要求,以及企业软硬件配置等客观实际,建立适合于企业自身的色相管控流程,对原材料入库、产前准备、印刷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管控要点见表1。

表1 印刷色相管控要点
2.建标准

  不论是新产品打样还是跟样生产,标准样应挑选色相一致的印样,与客户确定统一的测色位置,统一初始色相标准。与客户共同确认标准样后,应建立该产品纸张、油墨等关键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生产过程工艺技术标准及出厂检验标准。

  针对色相同色同谱管控要求,在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中明确对印刷专色油墨、纸张色相及光谱反射率要求,严把第一道关;生产过程按照工艺技术标准要求,根据各专色油墨配方组成,明确调色墨添加型号、比例和限量值,明确印刷油墨黏度标准要求,避免因色料光谱成分差异或色差值偏大而造成同色异谱。特殊地,企业内控质量指标应适当严于客户标准,以保证交验质量。

  3.购设备

  为准确检测印刷产品色差值与光谱反射率数据,满足生产过程便携使用、定时抽检以及批量产品色相实时监控等多重管控需求,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配置印刷在线、离线色相检测设备。

  根据管控需求,我公司购置了爱色丽Ci7800台式分光测色仪、爱色丽Ci64便携式分光测色仪、征图单张多光谱颜色测量系统、征图印刷在线多光谱颜色测量系统等多台套检测设备。

  特殊地,单张多光谱颜色测量系统可以输出产品全幅面任意区域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并进行光谱的对比与判定;印刷在线多光谱颜色测量系统可对印刷产品色相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数据,色相差异达到预警值即发出声光报警警示,确保目标印刷色相与标准样同谱。

  4.细节控制

  (1)油墨黏度控制。油墨作为色相管控的关键环节,印刷过程应遵循“少量、多次、计量”的原则添加油墨及溶剂,保证油墨中的色含量与色浓度。另外,应严格规定黏度测量频次,做到定时测量(如20分钟一次),若印刷设备已加装黏度自动控制系统,应对其检测准确性进行复核、校正,确保黏度测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2)根据印版印次数据,建立动态色相标准。凹印遵循“浅墨深印,深墨浅印”原理,要还原相同的色相效果,不同深度的凹版网穴应配套不同的油墨色相。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凹版网穴深度状态(凹版正常磨损过程)形成油墨色相数据或样品,在批量生产前,通过对照动态色相标准数据或印样,对油墨进行预调,减少印刷生产前的调色次数及调色过程造成的不合格品,提高生产效率。

  (3)特殊纸张印刷色序的确定。特殊纸张印刷生产前应根据原纸亮度值或色相深浅对纸张进行分选,确认印刷色序。一般地,按照“先暗后亮,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印刷,印刷油墨则先浅后深,方便印刷过程油墨调色,减少调色量与次数。

  (4)检测设备管理与数据分析。色差作为印刷过程关键质量指标,色相检测设备应定期(每年/半年)进行周期检定、校正;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建立自检校正要求,每8小时或12小时进行自校(标准板校正),通过测量标准样等形式确保检测设备保持在正常使用状态。

  另外,印刷企业应根据各项质量指标及检测设备特性,制定专项比对计划,定期对自身各系列牌号检测设备、客户检测设备进行比对试验,以客户建立的检测标准和实际检测数据为依据,确定各台检测设备之间的台间差,并对企业自身检测设备进行有效地修正处理,落实到色差值中的ΔL*、Δa*、Δb*及不同波段光谱反射率数据,真实地反映检测数据,有效指导生产。

      综上所述,印刷色相管控是印刷企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一套系统的管控措施至关重要。随着行业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先进的管控技术、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层出不穷,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科印网